<strike id="3l8ce"></strike>
<blockquote id="3l8ce"><legend id="3l8ce"></legend></blockquote>

    <b id="3l8ce"></b><code id="3l8ce"></code>
    <strike id="3l8ce"><label id="3l8ce"></label></strike>
  • <progress id="3l8ce"></progress>
    歡迎登錄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!
   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    教師園地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教師園地
    八年級歷史一二單元復習
    瀏覽次數(shù):次   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17-12-13       發(fā)布人:宋曉艷

    八年級歷史上冊(北師大新版)一二單元復習提綱 

    一、鴉片戰(zhàn)爭:18406---18428

    1、  1939.6.3林則徐虎門銷煙。影響:表明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,振奮了民族精神,維護了民族尊嚴。)

    2、鴉片戰(zhàn)爭 :時間:18406----18428     結(jié)果:簽訂《南京條約》

    31842.8《南京條約》內(nèi)容:開放廣州、廈門、福州、寧波、上海為通商口岸;中國賠款2100萬銀元;割香港島給英國;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關稅,中國須同英國商定。

    影響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,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,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,古老的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。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,鴉片戰(zhàn)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。

    4魏源與《海國圖志》,主張:師夷長技以制夷(學習外國的長處,抵御外國的侵略。)主要內(nèi)容:系統(tǒng)介紹了世界各國地理、歷史、和科技發(fā)展情況。

    二、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:185610---186010月。北京第一次被攻陷

    劫難:1、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   侵略者:英國、法國  1860.10火燒圓明園

    2、俄國侵占的領土: 150多萬平方千米。1858年簽訂的《璦琿條約》割占領土最多

    三、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洪秀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,建號太平天國。1853年定都天京,與清朝對峙。制定建國綱領《天朝田畝制度》,洪仁玕為振興太平天國制定《資政新篇》 ;1856年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盛轉(zhuǎn)衰。1864年天京陷落,太平天國失敗。

    失敗原因:農(nóng)民階級的局限,領導人政治上的腐敗,軍事上的失利,不能提出完整、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,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,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(jié),無法制止統(tǒng)治集團內(nèi)部腐化現(xiàn)象和封建等級制思想的的滋生。

    教訓:太平天國起義的發(fā)生和失敗表明,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,農(nóng)民具有偉大的革命力量,但它不能擔負起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勝利的重任。

    四、洋務運動

    1、洋務運動時間:19世紀60—90年代;代表:中央,奕?  地方:曾國藩、李鴻章、左宗棠、張之洞

    主張:學習西方先進生產(chǎn)技術和練兵方法,建設近代國防。

    內(nèi)容:前期以自強為口號,創(chuàng)軍事工業(yè);后期以求富為口號,創(chuàng)辦民用工業(yè)。

    2、洋務派的軍事和民用企業(yè)

    軍事:李鴻章:1865江南制造總局,當時國內(nèi)最大的軍火工廠;  左宗棠:1866福州船政局民用:李鴻章:開平礦務局、上海機器織布局、輪船招商局、天津電報總局

    張之洞:湖北織布官局、  漢陽鐵廠----中國第一個近代化的鋼鐵企業(yè)

    1880唐胥鐵路   全長11千米    中國開始擁有自己的鐵路

    評價:洋務行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,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,使中國出現(xiàn)了第一批近代工業(yè)企業(yè),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(fā)展,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。

    五、甲午中日戰(zhàn)爭(18947---18954月)

    1894.9黃海海戰(zhàn)(鄧世昌);    1895年初威海衛(wèi)之戰(zhàn)(北洋艦隊全軍覆滅)

    1895.4  日本馬關     李鴻章—伊藤博文  《馬關條約》

    內(nèi)容:賠款:白銀二億兩;割地:遼東半島、臺灣、澎湖列島(18951945);通商:沙市、重慶、蘇州、杭州;開廠: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

    影響: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,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。

    甲午中日戰(zhàn)爭中國失敗得到教訓或啟示?

    1、落后就要挨打;2、堅持改革開放,發(fā)展經(jīng)濟,發(fā)展科技;3、培養(yǎng)人才等;4、增強綜合國力,發(fā)展國防事業(yè)。

    六、維新變法運動:18951898年(資產(chǎn)階級知識分子的改良運動)

    1895年春“公車上書”,揭開變法序幕。 代表人物:康有為、梁啟超

    發(fā)展:嚴復《天演論》“進化論學說” 物競天擇 ——中國西學第一。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。

    百日維新(戊戌變法)標志:18986月光緒帝頒布“明定國是”詔書。

    內(nèi)容:經(jīng)濟:發(fā)展農(nóng)工商業(yè)。軍事:訓練新式陸海軍。政治:開放言論,取消多余的衙門和廢除無用的官職。文化教育:創(chuàng)辦報刊,興辦新式學堂培養(yǎng)人才,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。

    作用:有利于資產(chǎn)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事,發(fā)展資本主義,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,促進近代化的進程。

    失敗原因:觸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的利益,遭到其強烈發(fā)對;頑固派勢力強大;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國國情。

    體會1、改革是國家、社會進步的動力。2、改革要順應時代的發(fā)展潮流。3、任何變法或改革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。4、要善于接受先進思想,勇于學習先進文化。

    京師大學堂:北大的前身1898年,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,戊戌變法的唯一成果。

    七、八國聯(lián)軍侵華戰(zhàn)爭:1900.6---1901.9   北京第二次被攻陷

    義和團興起:山東、直隸    口號:扶清滅洋

    聯(lián)軍侵華時間:1900.6  目的:鎮(zhèn)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 將領:西摩爾;國別:英、俄、德、法、美、日、意、奧

    1901.9《辛丑條約》內(nèi)容:白:向各國賠款白銀4.5億兩,以海關等稅擔保;禁:清政府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;:清拆毀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,允許列強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;:劃東交民巷為使館界,列強駐兵保護,中國人不準居住。

    影響:該條約是列強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副沉重的枷鎖。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,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(tǒng)治中國的工具,成為“洋人的朝廷”。

     條約中“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”最能體現(xiàn)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(tǒng)治中國的工具

    八、辛亥革命

    1.興中會;189411月孫中山檀香山創(chuàng)建。口號: “振興中華”。  興中會是第一個資產(chǎn)階級革命團體

    同盟會19058日本東京   性質(zhì):第一個全國規(guī)模的統(tǒng)一的資產(chǎn)階級革命政黨。

    政治綱領: 驅(qū)除韃虜,恢復中華(民族主義:推翻滿洲貴族統(tǒng)治,反對民族壓迫。)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創(chuàng)立民國(民權主義:推翻封建君主專制,建立資產(chǎn)階級民主共和國。)

    平均地權(民生主義)      領導革命指導思想:  三民主義:民族,民權,民生

    革命目標:推翻清朝統(tǒng)治,建立資產(chǎn)階級民主共和國。

    2、武昌起義:19111010日晚,新軍中的革命黨人。熊丙坤領導。

    3、中華民國的成立    時間:191211

    意義:成功方面:推翻了清朝統(tǒng)治。結(jié)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。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。

    失敗方面: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竊取。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(zhì)沒有改變。

    九、袁世凱獨裁統(tǒng)治和軍閥混戰(zhàn)

    1.袁世凱專權:組成由北洋軍閥掌握的責任內(nèi)閣,制造宋教仁案,五國銀行善后借款。

    維護共和:孫中山發(fā)起二次革命

    2.袁世凱復辟帝制:191310月 當選正式大總統(tǒng),解散國民黨,解散國會。廢除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》炮制《中華民國約法》實行總統(tǒng)制,《修正大總統(tǒng)選舉法》,19155月部分接受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。19151213日自封中華帝國皇帝,年號洪憲。1916322日取消帝制。當了83天皇帝。

    維護共和:191512月  護國運動

    3.軍閥混戰(zhàn):北洋軍閥分為直系(馮國璋、曹錕為首)、直隸,江蘇,江西,湖北

    奉系(張作霖)、東北

    皖系(段祺瑞),安徽,浙江,山東,福建。  皖系掌握北京政府實權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滇系  唐繼堯   云南 貴州

    桂系  陸榮廷    兩廣,湖南

     

    、新文化運動:1915---1920

    1、  興起標志:1915年陳獨秀上海創(chuàng)辦《新青年》   陣地:《新青年》雜志;北京大學

    口號:民主(德先生)、科學(賽先生)

    內(nèi)容:提倡民主,反對專制;提倡科學,反對愚昧;提倡新道德,反對舊道德;提倡新文學,反對舊文學;矛頭直指封建儒家思想,“打倒孔家店”。

    影響:1)它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(性質(zhì))

    2)它促使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,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,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

    3)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。

     2.代表人物

    陳獨秀:1915上海創(chuàng)辦《新青年》  提出“文學革命”的口號

     適:《文學改良芻議》主張白話文代替文言文

     迅:《狂人日記》 第一篇白話小說   

    李大釗:宣傳馬克思主義

    常用鏈接:

    寧公網(wǎng)安備64010602000783號

    国产理论片高清,精品乱人伦中文字幕视频,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,精品无码国产日韩二区三区久久久
    <strike id="3l8ce"></strike>
    <blockquote id="3l8ce"><legend id="3l8ce"></legend></blockquote>

      <b id="3l8ce"></b><code id="3l8ce"></code>
      <strike id="3l8ce"><label id="3l8ce"></label></strike>
    • <progress id="3l8ce"></progress>